音樂廳燈光聲學設計與施工
音樂廳,顧名思義就是演奏欣賞音樂的廳堂,是舉行音樂會及音樂相關活動的場所,是人們感受音樂魅力的地方。音樂廳通常都裝潢典雅,由音樂大廳和小劇場等組成,并配備各種樂器及專業的音樂設備,同時提供舒適的座椅,在優雅的環境里為人們帶來音樂的精神盛宴。一座建筑精美風格獨特的音樂廳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常見的音樂廳型式(依照建筑內部整體形狀區分)
?1、鞋盒式
?2、環形
?3、葡萄園型
?4、扇形
?5、馬蹄形
設計理念
音樂廳設計要考慮:
?1、音樂廳混響時間:混響時間設計合理,觀眾聽起來聲音厚重雄渾。音質豐富飽滿。
?2、音樂廳結構吸音:材料和結構、構造吸音,避免回聲,吸收噪聲。
?3、音樂廳設計力求圓形,使聲音達到個個席位距離基本接近。
?4、音樂廳設計,要追求光線明亮,照度合理。使觀眾能看得親切。
?5、音樂廳要設計觀眾席噪聲盡可能被就地吸收,或被結構反射,避免向舞臺和其他觀眾方向傳播。
?6、音樂廳座位墊加橡膠墊,避免噪聲。
?7、音樂廳設置休息室,會朋友或場間休息,有旁廳、耳廳。
?8、音樂廳要設置自然通風,避免集中空調噪聲干擾。
?9、音樂廳舞臺設計要有現代理念,要能運用現代電子技術,達到多層次、多功能全方位的舞臺自動化系統。
音樂廳聲學設計的指標
一流的具有高雅文化氛圍的專業性音樂廳可供自然聲演出,并適應多種風格的音樂作品演出。
?1.音樂廳聲學設計指標
? ?作為研究廳堂主觀感受的音質評價和客觀物理量的音質參量的室內聲學。自20世紀50~60年代以來經歷了數十年的研究,已經從眾說紛紜的數十個參量中取得了共識的有5個,音樂廳為6個(如下所列)。但仍然還不盡人意,主觀評價的方法和參量還存在不少問題;某些物理參量尚未能達到定量的程度,物理量與主觀感受的關系如何,尚待不斷深入研究,因此音樂廳室內聲學的主觀音質評價和客觀音質參量的研究,仍是一個要不斷深入研究的課題。
?(1)音樂廳音質評價(主觀):混響感、豐滿感、低頻感
?相應的音質參量(客觀):混響時間(T60)和它的中頻與低頻之比的作用。推薦值:1.8~2.0s,小于1.7s則音質較差
?音質設計的措施:大空間。與廳內材料選擇有關,選用材料應能控制振動,若選用木板材,厚度宜為8cm?
?(2)音樂廳音質評價(主觀):響度
?相應的音質參量(客觀):接收點的聲能密度或聲場力度感(G),適合聽眾的聲級?77~80dBA,G值:計算復雜,誤差較大,實測較復雜 音質設計的措施:與體型有關;應有較多的早期反射聲。以80ms為界,聲源處兩墻之間的寬度值為17~18m?
?(3)音樂廳音質評價(主觀):清晰度
?相應的音質參量(客觀):接收點處的有效聲能與無效聲能之比(G80)
?音質設計的措施:與體型有關;具有較多的早期反射聲。并在后期聲(混響聲)有很好的擴散效應
?(4)音樂廳音質評價(主觀):親切感
?相應的音質參量(客觀):早期反射聲的初始延遲時間間隙(t2),最佳設計值為20ms,大于35ms則不利
?音質設計的措施:與體型有關;直達聲與反射聲之間的時間差(約20ms),反射面與接收點之間的距離為7m左右
?(5)音樂廳音質評價(主觀):空間感或環繞感
?相應的音質參量(客觀):較多的早期側向反射聲(LEV)
?音質設計的措施:與體型有關;早期側向反射聲的時間-能量-空間分布合理
?(6)音樂廳音質評價(主觀):演奏臺的演員之間,與指揮之間的彼此感受
?音樂廳相應的音質參量(客觀):直達聲與反射聲之比
?音樂廳音質設計的措施:與演奏臺的體型有關;臺內空間應有適宜的早期反射聲、擴散聲能
?注:A、音樂廳噪聲允許標準NR≯20; B、音樂廳聲場分布均勻,無回聲干擾等缺點; C、古典時期的數百座的音樂廳T60在1.0~1.3s地范圍;浪漫時期的500~800座的音樂廳T60為1.5~1.7s。
音樂廳設計的聲學標準?(音樂廳排練廳)
不管是音樂廳設計、歌劇院設計或者是禮堂設計,在聽眾欣賞音樂時,都有一些最起碼的要求:
首先,在廳堂內各處,不管你是否使用擴音設備,聲音都要有一定的響度,而且,各處的響度要比較均勻,不得有“焦點”——即聲音被“聚焦”而特別響的地點,也不得有“盲點”,即聲音由于某種原因而變得很弱的地點,這種現象并不少見。如果你問某些細心的、注意聲音效果的劇場工作人員,他會告訴你哪幾個座位上的聲音特別弱,哪些座位上的聲音特別清楚等。北京有個劇院設計,它的前幾排座位恰好是一片“盲區”,眼看著自己面前不遠處的舞臺上,演員在賣力地張口,但聽起來聲音卻很弱,要“堅起耳朵”很費勁才能聽清。
音樂廳反射聲的存在是必需的,因為有了音樂廳反射聲,聲音才顯得有“活力”。反射聲也要均勻,某些聲學缺陷往往是由于反射聲不均勻造成的。舞臺上空懸掛的反射板的數量、方向及反射能力、制作用的材料,舞臺和大廳頂上天花板的高度、形狀等,都與反射聲特別是早期反射聲有很大的關系。一般音樂廳希望低頻反射聲略強于高頻反射聲,這樣聽感就比較豐滿。
近期的研究表明,音樂廳側面反射聲對于聽覺來說是很重要的。古典音樂廳,如每年元旦向全世界播出新年音樂會的維也納音樂廳的“金色大廳”,是立方矩形即“鞋盒式”的。許多音樂廳現代的圓形或放射形的音樂廳的演奏效果往往不如立方矩形的好,被認為是由于立方矩形的大廳側面距離短,因此側面早期反射聲比較強的緣故。所以目前“鞋盒”音樂廳又時興起來。北京音樂廳就是“鞋盒”式的。
音樂廳直達聲與第一次反射聲到達廳內同一處的時間間隙不能太長,如果長了,聽起來就會有斷開的感覺,更嚴重些就會有“回聲”了。這個問題對于體積大的劇院或音樂廳是個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例如,如果劇場或音樂廳特大,前排中間座位的聽眾所聽到的從音樂廳舞臺上直接傳來的直達聲與從最遠處的反射后壁或后排頂棚來的第一次反射聲就會“脫節”。像人民大會堂這樣大的大廳,是利用各座位上的小擴音器來解決的。
音樂廳對于各種頻率的聲音,要有均勻的反射,或者是選擇“優化”的反射。不能有某些頻率的聲音反射太強或太弱,產生相對于頻率的“焦點”或“盲點”,即聲音的“著色”或“褪色”現象?!昂献嘈焙?,即是高低音調的樂器都得到均衡的聲響。常有的音樂廳是往往高音部或低音部或某種樂器過于突出或過于被抑制。如果錄音間里有了可以顯示的“著色”現象,那么原來節目的頻率平衡就會被破壞,導致聲音頻譜的改變,重放時就會失真。當然錄音師或調音師可以作一些彌補。
音樂廳樂臺設計?(音樂廳排練廳)
音樂廳樂臺設計有兩種基本類型,分別相應與鞋盒式及環繞式廳。前者可稱為盡端式樂臺,以波士頓音樂廳為典范;后者稱為中心式樂臺,以柏林愛樂廳為典范。
音樂廳盡端式樂臺設于音樂廳一側,樂臺上的頂棚可與觀眾廳的頂棚同高,也可稍低,形成一個專門的樂臺空間。音樂廳樂臺的側墻一般為八字形,比觀眾的寬度少窄,但也有與觀眾廳同寬者。設有專門樂臺空間的樂臺體積,約占觀眾廳體積的0.3-0.4.
音樂廳中心式樂臺則位于觀眾廳當中,但偏向一側,因此沒有專門的樂臺空間。其四周為座位席所環繞,由臺側及臺后座位區的欄墻圍成樂臺。由于樂臺與觀眾渾然一體,其上空的頂棚常較高,因此樂臺上方常需懸吊反射板來為樂師和觀眾提供早期反射聲。這種反射板懸吊高度不宜超過6-8m。樂臺的面積可按樂隊和合唱隊人數估計。音樂廳計算時?。褐懈咭粝覙菲骱痛底鄻菲?,1.25平方米/人。大提琴內核大的銅管樂器,2平方米/人,低音提琴,1.8平方米/人,打擊樂1-2平方米/人;合唱隊0.5平方米/人。因此若考慮100人合唱隊,應再加50平方米面積。據統計,舊的音樂廳之樂臺面積平均為158平方米;新建音樂廳的樂臺面積平均為203平方米。
?音樂廳樂臺的形狀應避免過深或過寬。太寬則坐在廳堂一側的觀眾會先聽到靠近他們的樂器聲。這種時間差對各聲部的融合不利。過深則后面的樂器到達觀眾耳朵的延時可能過長。以至于人耳分辨的出,容易形成干擾。同時樂臺過寬,也使指揮難以從整體上把握樂隊。建議樂臺的寬度控制在16.8m以內。深度控制在12m以內,樂臺的高度不可壓的過低,以便有足夠的空間增加音樂的活躍度,同時避免造成聲音的刺耳,對有站們樂臺空間的近端式樂臺,其頂棚平均高度可為8-13m。當樂臺頂棚平均高度大于9M時,則兩側聲發射墻相距應窄些,如小于15M,樂臺深也不應大于9m。世界上較老的音樂廳,其樂臺較淺,平均高度為8.5m,但其頂棚較高,頂棚前部平均高度為14m,后部平均高度為12.8m。1928年以來建成的若干音樂廳,樂臺較深,達10.5-12m,頂棚則較低,前部高度為9m-10m,后部高度為6-7m。當樂臺較淺較窄是,頂棚則可較高;當樂臺較深較寬時,頂棚可較低些,形狀應不規則。
音樂廳樂臺附近應設置反射面和擴散構件,將聲能有效的投射到樂師及觀眾席,改善樂師的相互聽聞,同時保證聲音在樂臺區的融合和平衡。樂臺地板應是架空木板。
音樂廳音質設計要點?(音樂廳排練廳)
音樂廳混響時間允許值為1.5-2.8s,低于1.5s,將被認為音質偏于干澀?;祉憰r間最佳值為1.8-2.1s。最佳混響時間和音樂作品的的體裁和風格有關。對于古典音樂,例莫扎特的作品,最佳混響時間為1.6-1.8s;對于浪漫音樂,例如勃拉姆斯的作品,最佳混響時間為2.1s,對于現代音樂,可控制在1.8-2.2s之間?;祉憰r間的頻率特性曲線可保持平直,或者使低音比,即125hz與250Hz的混響時間與500Hz與1KHz的混響時間之比為1.1-1.25,最大可達1.45.
?音樂廳的坐席最好控制在2000座以內,通常小于2000座的廳堂比大于2500座的廳堂容易達到優良的音質。在較小的廳堂中,親切度和響亮都容易滿足要求,并且容易爭取較多的側向發射聲能和達到良好的空間感。
音樂廳設計時應盡量減少使用吸聲材料,同時座位區布置不應過寬,因為坐席區的面積決定了觀眾聽的主要吸聲量,過寬的坐席將導致過量的吸聲。此外,坐席的包裝也不可過分。包裝過度的軟席座椅容易在250Hz附近導致過度吸聲,可能由此造成低音的損失。音樂廳內部應布置能擴散聲音的的構件,使聲音能均勻分布。良好的擴散還可以改善音質的環繞感。
音樂廳的每座容積,大約6-12立方米/座之間。國外新建音樂廳的每座容積,多在7-11立方米/座之間。音樂廳的體積不可過小,以免混響時間過短。